江水为碑
时间:2025-04-09 浏览次数:

 

清明将至,边城集安,冰雪渐渐消融,道路两旁白桦树粗壮的枝干开始变绿,透出淡淡水色,蓄势待发,只等浩荡东风带来春的消息。田野里响起机械的轰鸣,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,油亮亮的黑土被层层翻开。北国的春天总是比其他地方来得稍晚些,但却来得厚重热烈,祥和里给人以勃发的希望。

我们此行目的是前往有着“抗美援朝第一渡”之称的集安市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,去重温那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,去重温先贤们的丰功伟绩。75年前,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自丹东、集安等地雄赳赳、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,奔赴异国他乡的朝鲜战场。横亘江上的座座江桥,见证了英雄的出征与凯旋,处处弹痕铭刻下那段峥嵘岁月。

集安鸭绿大桥是我国与朝鲜连通的三大铁路桥之一。它建成于1939年,历经了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,铭刻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。站桥下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那桥梁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。

桥梁作为战略运输的咽喉,对战争走向影响重大。为了建桥、修桥和保桥,铁道兵在物资匮乏、武装悬殊的情况下,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,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江桥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始终未断,是祖国向前线输送给养的大动脉,成为“打不烂、炸不断”的钢铁运输线。

和平建设时期,铁道兵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、贵昆铁路、襄渝铁路、东北林区铁路等重大铁路,共新建铁路干、支线12590多公里,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,为祖国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
鸭绿江畔,江水滔滔,英烈的生命就如同这一江清水,在冲破无尽苦难与黑暗后,最终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之中。

春草蔓生,清风徐徐。站在江边凝望,那江桥如一座丰碑,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,铭记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历程,成为我们奋进新征程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永恒坐标!(刘  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