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贯通
时间:2025-08-18 浏览次数:

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出洞(刘福昌 摄)

繁忙的施工现场(范少文 摄)


8月17日,随着开挖直径17.5米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,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掘进完成,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顺利贯通,我国水下隧道建设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。

该隧道全长约5.75公里,其中盾构段长约3.3公里,设计时速60公里,是国内首条穿越黄河单洞双层盾构隧道。盾构机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、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,刀盘极易结泥饼;穿越地层2000米范围内,不规则分布着大小不一的“钙质结核”,极易造成刀具磨损和卡泵现象。为此,他们研发应用金刚石刀具、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等,破解了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,在黄河下首次实现全程3.3公里连续掘进不换刀。

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,比半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,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方泥浆,处理难度大。他们首创“絮凝+提浓+压滤”系统组合工艺,提高了泥浆处理效率,实现了尾水的循环利用和零外排。随着盾构机直径的增加,其制造难度、施工风险系数也呈几何式增长,尤其是17米级盾构首次穿越“地上悬河”,对掘进的精准控制和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穿黄经验,为盾构机创新应用大开口率带压复合型刀盘,装配伸缩式主驱动、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,并搭载“五官一脑”智能化装备系统,助力隧道高效掘进。

目前,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28项技术难题,实现最高日进尺18米、月进尺426米,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纪录。他们总结形成17米级盾构施工成套技术体系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特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,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(李桂香 肖  雨 赵荣发)